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承云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一次别致的对话——对王承云《何多和他的模特》系列作品的解读

2016-12-02 09:41:1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何小竹
A-A+

  王承云是一个富于激情的画家,无论其绘画作品还是行为方式都充满了激情,这在当代艺术家中比较罕见。而且他还很尖锐,这已不仅仅是罕见的问题,在崇尚和谐,假装透彻的时代风尚里,已是不合时宜了。

  然而我喜欢这样的激情乃至尖锐。我觉得这是艺术家还没死亡的标志,也是艺术还没死亡的标志。

  王承云1959年生于成都。当过知青,当过兵。1982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赴德国,成为布伦瑞克高等艺术学院MEISTER SCHULE大师级学生。1995年,加入德国籍,成为职业画家。直到2000年,被母校四川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4年,又被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聘为特聘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建立王承云实验绘画工作室,其创作活动开始转向国内,且主要在成都。2014年起,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教授,建立电子科学艺术研究中心。

  我就是在2004年与他认识的。一个冬天,晚上,成都玉林西路的白夜酒吧,耳畔回荡着迷幻的音乐以及酒客之间的高谈阔论。介绍我们认识的是白夜酒吧的女主人,诗人翟永明。而他当时正与画家何多苓坐在一起。我们端起酒杯,干了一杯。交谈之下,得知他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认识了我的一帮诗人朋友,这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那些共同的朋友的名字和事迹成了当晚我们的下酒菜)。而同时,我也见识了这个从德国回来的人说话的直率,有时直率到让人略感不适(但可理解,他毕竟缺失了大陆整个九十年代这十年的浸染)。从那开始,我们便常常在白夜酒吧或一些画展上相遇。这种频繁的相遇(尤其是在酒吧里)也算得上是朋友了,但却并没有到达单独交往的程度。直到2015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我们才有了进一步(称得上是“单独”的)交往。

  也就是在2015年,我惊讶的发现,他还创作过一套我从未见过的作品。这套作品的总标题是《何多和他的模特》。据他介绍,这套画的创作始于2005年,到2006年完成,并于当年在北京环碧堂画廊举办了展览,之后,这套作品便处于封存状态。我是先看了这套作品的画册,很喜欢,在我的要求下,王承云特意安排了一个时间,让我到他的工作室看了部分原作。

  我为什么喜欢这套作品?因素很多,我先说第一时间的感受。就是所谓的第一眼,这很重要。

  前面说过,看到这套画我很惊讶,这种“惊讶”的重点还不在于从未见过他原来还画过这套作品,而是见过之后所受到的冲击。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眼很重要”。因为能够在第一眼就受到冲击的作品现在越来越少了。而这套作品一下冲击到我,让我眼前一亮,让我惊讶的,便是它新颖而又大胆的“形式”。这里说的“形式”也可以是“题材”,也可以是“创意”。这种新颖与大胆(无论叫做形式、题材还是创意),我认为,其爆发点便是激情。而我们知道,“激情”具有本能的、直觉的属性,相对于“理性”,似乎有着天然的“缺陷”,如:天真,不成熟,不合时宜,怪异,等等。所以,虽然很多人也好奇画家与他的模特在画室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但由于这是一种相对私密的状态,描绘和展示这种状态是有所禁忌的,不合适的;或者,画家与模特在画室的状态虽然在常人看来有着某种神秘性,但对于艺术家同行来说,其实司空见惯,已经毫无感觉,不会拿它当一个绘画题材。所以,无论是因为禁忌望而却步,还是因为见惯不怪导致无感和麻木,都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和表现。然而,作为一个始终饱含激情的画家,王承云于回国之初(2005年正是他从德国回来不久的时间)相遇何多苓(朋友昵称为“何多”),便一下产生了这个大胆的想法,或者说灵感:将作为艺术家的何多在画室与模特儿互动的状态用摄影和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是的,构成这套作品的不单单是绘画,还有摄影。王承云习惯先拍照,然后根据照片进行绘画创作。在决定创作《何多和他的模特》这套作品的时候,他也用了相机,先拍了照片,然后才在画布上进行创作的。只是这次不同于以往,那些照片并不仅仅是作为素材而存在,一旦创作完成就成了废纸。这次的照片被王承云保留下来,当做作品的一部分,在展览和画册中呈现,与其绘画作品构成一种对应的关系。为了让这种对应关系更富有意味,他特意将照片做了模糊化处理。这种处理一方面阻隔了观众对私密之处的窥视愿望,另一方面,却又以这种“阻隔”在加强着绘画的色情要素,形成某种不确定的隐喻和对话关系。

  说到对话关系,这套作品从启动、实施到完成,也可视为是两个(或两代)艺术家之间一场别致的、有深意的、同时也是有趣的对话。

  首先,当王承云有了这个想法后,何多苓给予了首肯和配合。这十分难得。需知,此时的何多苓已是中年,相比于早年的叛逆、放浪和孤傲,中年的何多苓无论从外表到内心已渐趋平和、稳定,甚至有几分保守。按常规,他是会拒绝王承云这个异想天开的动议的。但他不仅接受了,还十分配合。这说明,何多骨子里还是当年那个率性的何多,其作为艺术家的那份激情,依然不输于后辈。透过已完成的绘画作品及其照片,我们看到,何多的状态是完全开放的,坦诚的。而王承云在捕捉和描绘这种状态的时候,又十分敏感和而细腻地呈现了何多在某些场景中微妙而复杂的心理状态。

  这里要岔开来说一下,王承云所安排的“何多和他的模特”系列场景并非何多平常与其模特在画室的真实情景,而是一种戏剧性的设计和摆布。借用一位看过这套作品的评论家的话说:“王承云似乎在何多苓的画室,有点玩上瘾的感觉。他透过相机先捕捉的镜头,有几件作品还是有点过于造作。也就是说,他虽然说过

  不喜欢编造的生活,不过,有几张画面太明显就是摆出来供拍照使用,不太可能一位艺术家在画室还能跟模特儿玩得天昏地暗。所以,王承云自己在这个系列作品中,终不免把自己角色搞过头……”(郑乃铭《翻云覆雨——王承云艺术的心理感官学》,环碧堂画廊,2006年。)

  但是,面对“玩得上瘾”并“搞过头”的王承云,何多没有排斥和抗拒,而是给予了充分的包容和配合(那怕过程中也偶尔流露出一丝别扭和犹疑)。我认为,这也体现了何多作为一个同样富于激情的艺术家的本色所在。

  而且我还认为,王承云的“上瘾”和“过头”,体现在这套作品中并非是一种“过失”。这种带有戏剧性的场景设计,首先从态度上拒绝了“再现”这一陈旧的观念。如果王承云没有在这整个行为(的确,这套作品除了照片和绘画的文本外,我们还可将其视为一个行为作品)中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图,那么,就进入不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两个(或两代)艺术家“对话”的层面。其次,这种带有虚构色彩的画室场景,也消解了作品的沉闷感,显得有趣、好玩,这也是我喜欢这套作品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现在,这套作品仍处于封存状态。这既是一种遗憾,但也反映了这套作品不同寻常的价值。不仅是艺术的价值,还有文献的价值。好在,《上层》杂志的主编石维先生也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看到了这套作品,其第一时间的感受与我相同,经过与画家的一番沟通,决定提供版面予以介绍,让这一别致的“对话”得以延续。毫无疑问,石维先生也是一个富于激情的人,谢谢石维先生。最后也要感谢王承云和何多苓两位艺术家,为艺术留下了一次珍贵的不可多得的“对话”。同时,也要感谢为这套作品充当模特的年轻的女艺术家们(你们现在何处?自己又创作出了怎样的作品?我十分好奇),你们当年同样富于激情的参与,为这场“对话”增添了另一个纬度的魅力。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承云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