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承云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色彩冒险家

2016-12-30 10:43:12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Florian Amold 
A-A+

  王承云,这名1990年曾到布伦瑞克学习绘画的艺术家,正用他的作品记录这个时代,它们描绘出时代的细节,以超凡的勇气和尺寸挑战着国际和中国的艺术舞台。

  由零开始,从中国到德国

  55岁的王承云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工人家庭,1982年,在中国恢复高考几年以后,他在一场有1100多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川美院录取的11名油画学生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末,王承云已经显露出他的艺术天分,1989年,他的作品《1949101》获得了全国美展铜奖。这幅作品呈现了中国国庆庆典仪式,一排训练有素的军乐队迈着机械的步伐,吹着号从广场走过。

  毫无疑问,《1949101》和政治相关,从作品的名称到它表现的主题莫不如是,评委们为它评奖需要付出莫大的勇气。但在上世纪80年代,这份勇气似乎顺理成章,当时的中国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地和世界接轨,尝试民主和开放。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是一个理想主义还没有消亡的年代,尤其在高校里,民主气氛一度活跃,各种思想碰撞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那之后,中国于90年代步入市场主义,在新世纪后陷入物质主义。

  所有的改变缘于1989年的夏天,王承云也参加了那场始于中国几所政法大学,最终蔓延至全国的游行,短短几个星期后,这场举世瞩目的运动就被镇压。作为处罚,校方决定扣掉他在全国美展获奖的300元人民币奖金(约40欧元),深感失望的王承云决定离开中国。

  一位和王承云相熟的重庆教授和布伦瑞克有一些联系,他曾经给王承云看过一本布伦瑞克高等造型院校的宣传册。王承云很快就做出了在旁人看来突然且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带上自己的所有积蓄,决意去世界的另一边。回忆起这一切,他的语气平淡而坚定:“那时我不会一句德语,仅仅会12句英语。”

  才华为王承云赢得了机遇,当他向布伦瑞克高等造型学院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集后,校方欣然免去他的语言考试。在重庆已经是教师的王承云在博伊斯的学生罗伯特·塔丢斯的班上重新成为一名学生,从中国到德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当时,德国最主流的艺术形式是装置艺术,绘画显得孤独而不合时宜,王承云用坚韧和勤奋度过了艰难的时期,他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和主题。学成后,王承云在德国继续着他的艺术之旅,生活也步入了新的阶段,他和画家克劳迪娅·艾曼组成家庭,并且很快得到了艺术界的关注。1998年,他获得了著名的凯撒皇戒青年奖,次年,他又夺得了德国西部和北部艺术大奖。

  揭露本质才是真实

  在布伦瑞克生活了15年之后,王承云又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回到中国。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声誉让他得到了成都一所大学的艺术教授的职位,这个时候,中国艺术表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多年的经济发展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递增,这个刚刚富裕起来的国家诞生了一批新贵,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艺术品作为身份地位和品位的象征。

  现在,王承云住在成都一栋300平方米的楼房里,他的画价是5位数字,他的画展从北京开到圣保罗,成为艺术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2011年,德国《明镜周刊》在报道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中国艺术时,选登了王承云的作品《升旗》(又名《2009.10.1》)。

  《2009.10.1》是一幅充满震撼力的组画,画面右侧是一群机器人般的升旗士兵,左侧是一幅竖尺寸的肖像,是右边一个士兵的局部特写,很亮的肉色几乎抽象到有些怪诞。这幅画是典型的王承云风格:它的内核是对现实的关注,创作上则采用了强烈色彩和巨大尺寸的丙烯人物画,带一点波普的和自由的流淌,强烈的色彩和表现性的笔触使人物形象有些血肉模糊,另一方面,两张画放在一起更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它和《1949101》形成微妙的呼应,王承云用两幅作品浓缩了中国60年来的变化,你也可以解读为,中国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变化。

  “表面的写实不一定真实,真实的东西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王承云一贯的艺术观念。他是个敏锐而俏皮的人,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他和女朋友刘敏住在一起,工作室就设在家中,是跃层住宅中的一部分,透过全景的玻璃窗可以把四周的风景尽收眼底。

  当年,王承云还在四川美院就读时,每月可以从校方领导24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约3欧元。在同学当中,王承云是为数不多的,始终坚持行走在艺术道路上的人,其余同学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富人,当王承云还在布伦瑞克高等造型学院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绘画主题的时候,他们纷纷投向商业的怀抱,趁着1990年到2000年间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机遇把自己塑造成了成功的企业家。王承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变化,他把自己的观察融进绘画,描绘出当下社会给人的整体感受,他是一个发现者,也是创造者。

  一些同学现在成为了王承云的藏家,其中一部分还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中国自古就是人情社会,像王承云这样涉及政治敏感题材的画家,在中国拥有这些人脉的重要性不亚于有一份人寿保险。

  “大消费”和时代的镜子

  “大消费”这是王承云新的系列作品,它直指中国人无法节制和满足的消费欲望。系列的其中一幅是0.75米×1.50米加0.75米×0.60米×8的巨幅拼接画。画面上,多张泛着油光的肥脸连在一起,他们在吞噬物体,贪婪地消耗着佳肴和美酒。画面稍显复杂,但复杂并不能够概括王承云的风格,他同样擅长简洁明了的画,如一群年轻女子裸露着大腿紧凑地躺在沙发上,她们的身体和面孔被隐去,只有腿清晰可见,这肯定和卖春有所关联……

  这个系列可以被视作中国在当下的缩影,这个国家现在似乎缺乏精神上的力量,每个人都张开双臂拥抱物质上的巨变,而非像过去那样渴求精神上的裂变。80年代的中国,更多展现出一种无形之变,艺术、文学、音乐在经历了“一无所有”的70年代后迎来复苏,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充满朝气,但这种精神气质在90年代被打散,理想被欲望化,欲望被和谐化,一切围绕现实考量,成功学成为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在王承云的作品中,这一切都跃然笔下,人们可以在画中读懂时代的脉络。

  王承云工作室的墙上有很多异国情调的花朵,那是他用于尝试他的绘画语言。作为现当代艺术家,他希望自己是时代的镜子,能反映出现代中国快速变化下的光和影。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布伦瑞克报

2014.1.11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承云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